新闻中心
温暖的“被动房”
发表时间:2024-08-11 21:36:55 来源:新闻中心
详情介绍
北京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的早了一些,“十·一”国庆黄金周刚过,大风和降温就相继造访,让市民们措手不及。2018年10月10日,北京最冷气温降到4℃,然而在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沙岭新村村民韩志齐的家里却是温暖如春,室内的温度监测器显示为“21℃”。“这是开着门窗通风呢,如果把门窗关上,室内温度可能会更高。”韩志齐对《今日中国》记者说。
这座建筑面积将近400平方米的房子,在没用暖气、空调等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室内温度居然能够达到20摄氏度以上。韩志齐说,是因为房屋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建造,是名副其实的“被动房”。
在国外,“被动房”也称超低能耗建筑,被业内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建筑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入住后基本不使用集中采暖和空调,就能让屋内温度一年四季维持20-26℃的室温,让冬天采暖和夏天制冷的需求都大幅减低。
德国被动房研究所中国代表陈守恭说:“虽然‘被动房’技术源自德国,但它与中国有着颇深的渊源。”
1987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一切都是全新的。当时,为了改善中国南方不供暖地区人们的居住条件,中国政府邀请瑞典隆德大学研究低能耗建筑的世界知名专家博·亚当姆森到中国,研究中国南方不供暖地区的建筑保暖问题。
回国之后,亚当姆森和他的学生—来自德国的沃尔夫冈·费斯特博士共同进行低能耗建筑项目研究,并于1988年首先提出“被动房”理念和完整的建筑技术体系,并找到了被动房的最佳技术组合。1991年,第一栋“被动房”建筑建成。此后,费斯特于1996年成立德国被动房研究所,并相继提出一系列“被动房”标准。时至今日,德国被动房研究中心慢慢的变成了被动式建筑研究领域的权威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费斯特把技术标准、研究成果完全开放,提供给全世界需要的人们,同时协助、辅导厂家改进产品。”陈守恭说。
陈守恭介绍,中国的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起步于2007年。当时,在中国政府与德国能源署合作的一些国际项目中,德国能源署就开始推荐采用“被动房”技术,“被动房”技术从此进入中国。
自2009年起,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促进中心与德国能源署在中国推广建设“被动式低能耗建筑”。2011年6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德国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部签署了《关于建筑节能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用能需求的合作重点。在中德双方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下,从人员培训、方案设计、材料产品选择、施工工法到验收检验测试全方位地探索适应中国当地条件下的建造被动式房屋的解决方案。
2018年9月21日,沃尔夫冈·费斯特到访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他称赞中国在“被动房”技术上的发展,“中国自2009年与德国能源署合作建造被动房至今10年间,已将德国的一个气候带建造技术,结合中国真实的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到四个气候带的建造技术,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变成全球上被动房建造的重要力量。”
费斯特非常看好中国被动房未来的发展,“我于7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至今被动房研究所认证了10多个项目,每一个经认证的项目我们都参与每一个关键节点,从设计参数、材料选用的审查和建议。我们正真看到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也非常好,我相信经我们认证的中国超低能耗被动房的质量与德国、奥地利、瑞士等许多欧洲国家的被动房一样具有让人信服的品质。”
在得知“被动房”技术在沙岭新村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时,费斯特说:“很高兴中国能利用‘被动房’技术为中国百姓建造真正舒适又节能的好房子。”
在沙岭新村,居住在“被动房”的村民共有36户,都是从两公里外的沙岭村整体搬迁过来。记者在村里看到,整村房屋坐北朝南,采用的是两户双层联排结构,徽派建筑风格,共有18栋,单栋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分左右两户,里面分为上下两层,客厅、餐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蓝天映照下的村落就像一幅水墨画。
原来,沙岭村旧村位于泥石流带上,早年为了防范泥石流灾害,每逢雨季,村委会都会提前组织村民上山,寻找已经松动的石头,将其搬到安全的地方,并重点防护有危险的地方。在韩志齐的记忆里,每逢泥石流多发季节,大伙儿整日都提心吊胆的,“村子紧挨着山体,四面都是大石块,根本没办法预料到底哪块石头会突然落下,一下大雨就紧张得不敢睡觉。”
后来,只要听说有大雨,在昌平县城里有房的人就提前搬走,没房的人紧急入住地势相比来说较高的村委会办公室。到了2014年,村里甚至连被褥都给村民统一备好。
沙岭村党支部书记韩志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改变沙岭村村民的居住环境,韩志明从2010年开始跑整村搬迁的事,历经五六年跑政策、找资金,沙岭新村计划终于实施落成。2016年初,新村址选在两公里外的山沟建,还专门请国土资源部门对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估,确保该区域不会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在2016年9月基本建完整体的结构后,沙岭新村迎来了“升级”。在经过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多方调研考察和支持下,“变身”超低能耗建筑,成为全国首个超低能耗整村农宅示范项目。
历时近一年时间的建设,2017年10月,沙岭新村农宅项目整体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沙岭新村居民于2017年 11月1日搬迁入住。
韩志明介绍,新房室内四季温度基本能维持在人体最适宜的18-24℃,“简单来说,这种超低能耗建筑就像给房子穿了一件厚厚的羽绒服,以此减少屋内温度的消散。但‘穿’得越厚,也代表着夏天散热就越难。为了更好地散热,屋内还配备了新风系统,且每家每户都配有显示面板,可自主调节。”
在村民王合平家中,一束阳光洒进屋内,显得格外温暖明亮。她难掩喜悦之情地说:“现在好了,村子整体搬离了泥石流多发区,遇到刮风下雨,我再也用不着担心家里的房屋会被石块砸塌,也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自己会无家可归了。”如今,王合平夫妻二人和87岁的母亲居住在新房里,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她还和记者说,以前搬到城里的村民也都陆续搬了回来。
“被动房”技术源于德国,在建造过程中,农宅使用了大批高成本、国外进口的原材料,这也让房屋的造价成为大家较为关注的话题。
北京北方京航铝业公司总经理林宝成,是沙岭新村被动房项目的咨询及施工负责人。他和记者说,如果完全按照当地普通民房的原有设计的基本要求,每平方米的建设成本在1800块钱左右;而按照被动房设计的基本要求,增量成本约1300元/平方米,最终核算出来的成本是3500元/平方米,北京市住建委补贴1000元/平方米,剩余部分由昌平区政府补贴。这就等于居民不用多出钱,就能住上设计先进、节能降耗、美观舒适的“绿色建筑”。这与德国、奥地利等国当年推广“被动房”一样,政府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来鼓励节能降耗。
王合平对于新房非常满意,“线万元,就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她说,“以前靠砍柴烧土炕取暖,不仅有安全风险隐患还污染自然环境,而且取暖效果还不理想。”她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冬天取暖高峰时,一个月就要有将近1800元的花销,如今2017年整个取暖季只花了将近3000元,大幅度的降低了生活成本。
韩志齐同样表示,住进新房后,生活成本得到降低。“这么大的房子每天所有能耗花销大约在15-18元之间,一年的花销也就在6000元左右,住得好成本还低,这对老百姓来说才是真正的实惠。”
根据技术人员的测算,入住15年节省下来的费用就能抵消掉建造成本。由于超低能耗农宅具有超长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它的建筑维护成本极低,将彻底地改变农民每隔15-20年重建房屋的现象。
全程参与沙岭新村项目设计与施工的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北京康居中心认证中心主任张小玲说:“作为全国首个超低能耗整村农宅项目,沙岭新村建设克服了种种难题,为北京市超低能耗农宅建设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提升农村居住建筑质量和常规使用的寿命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经过第一个采暖季的考验,沙岭新村“被动房”各项性能完全达到设计指标,深受农民欢迎。昌平、平谷、延庆、顺义、门头沟等各区县农民自发前往参观体验,都表示按此标准建造房屋。
张小玲表示:“实践证明,在中国现有条件下推广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居住环境改善是明显的,建筑能耗降低是显著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可承受的。”
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已有相应厂家生产的门窗和保温层材料,完全合乎技术标准,“成本虽然比普通材料贵一些,但随着被动房的普及推广,厂家实现规模效应,价格就会逐渐降下来。” 林宝成说。
2018年10月11-13日,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以下简称“住博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600多家企业参展。众多企业在展会上展示了低能耗建材和施工工艺。在被动房知识报告厅,人们驻足观看介绍,期望了解被动式房建造的相关知识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向;在“明日之家”被动房体验区,参观者排起了长队,对体验被动房充满期待。据统计,住博会两天半的时间里,约有7000人左右到“体验房”里体验被动房的室内环境,能够住在“被动房”里慢慢的变成了众多体验者的美好愿望。
住博会主办方之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俞滨洋表示:“习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本届住博会上,来自国内外行业的权威专家、国内外有名的公司以及众多同行朋友一同探讨谋划中国城乡建设高质量绿色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绿色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提升建设品质。”